她站稳讲台,坚守初心、深耕教学,精心打磨本硕优质课程,是传播系的教师骨干;
她潜心学术,身体力行,秉持赤子之心,以全球视野关注中国社会的发展与需求,是硬核的科研达人;
她打破标签,网络热梗、美妆吃播信手拈来,是“接地气”的非典型教授。
她就是jxf吉祥网手机在线副教授——刘婵君。
有趣有料的课程,以实力“圈粉”
随时推开正在授课的教室门,学生和她一定在笑。新媒体学院副教授刘婵君承担了《新媒体广告设计》《网络媒介素养》的本科生课程和《新闻传播科研实训》《新闻传播学前沿讲座》的研究生课程。这些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新的知识不断更新、新的问题层出不穷,课程内容变化大,课件更新工作繁杂,但“她的课件就像潘多拉盒子一样,好像里面充满了魔力。”然而,成功“圈粉”并不容易,刘婵君会针对每一届学生的特点与反馈,与时俱进更新课件,并通过适当应用表情包、网络流行语与学生形成了良好的互动。Z世代有着更广阔的信息渠道,更加注重追求个性化,只有及时地更新课程案例内容,让枯燥的传播理论课程在形式上丰富多样、颇具特色,才能与这些“数字原住民”产生精神共鸣。
在教室摆擂台,将辩论引入教学环节,让课堂变得“火力十足”。在教学中,刘婵君渐渐意识到培养学生“获取、评判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至关重要,尤其是辨证式思维。于是她在网络媒介素养的课堂上引入正式与非正式的观点争鸣和辩论,带动学生辩证思考,让课堂变成了“奇葩说”现场。她认为,课堂上的思维碰撞如果有可能成为学生心中的火光就是课程价值所在。
精心打磨的课程也获得了学生们的广泛好评,由她承担的课程教评均保持在95分以上,学生的肯定是刘婵君最大的动力。但这并不是终点,刘婵君依然坚持创新授课方式,参加教学竞赛,提升授课能力,她先后拿到包括陕西省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在内的多项教学奖。
躬身指导,师生间的“双向奔赴”
教书育人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与学生汲取知识的“双向奔赴”。除了案例式教学和课堂辩论赛保证课堂“为有源头活水来”,刘婵君还不遗余力地指导学生广泛参加课外实践和赛事。“新港新干新秀”培训班连续两年邀请她讲授网络媒介素养,讲座结束后还有学生追出来请教。刘婵君在讲座上强调:“让媒介素养与德育、美育一样从内生发,传播学应该走进日常,走进每一个人的心灵生态,希望大家都能在网络辨别真善美、传播真善美,前提是自己先具备真善美,很荣幸我的教学能参与这一环。”
她鼓励学生,心中有梦就要大胆追寻。在刚刚落下帷幕的“中国大学生好创意——第十三届大广赛策划案决赛”中,西安交大新媒体学院学子荣获两项国家级奖项、十余项省级奖项,参与人数与获奖人数取得重大突破,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刘婵君的指导支持。在此之前,她还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腾飞杯创新训练项目、数据新闻大赛等比赛,并斩获多项佳绩。
对待研究生,刘婵君在学术上要求严谨,在生活上关爱备至,在学生眼里她是学术过硬的导师,更是知心的邻家学姐。她的硕士生张琰说道,“小婵老师给了我们充分的自主性,鼓励我们从身边找选题,同时也要做对社会有价值的研究。”她经常和学生说,“学习生活上有困难,一定要提出来,老师会尽力帮助你们。”从本科生到研究生,从学院到学校,“潜心用心、亦师亦友”是她对教学、对学生一直秉持的态度。
饱含科研热忱,回应现实关切
走下讲台,迈出教室,刘婵君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最初那份朴素的学术理想,“做好小课题,关心大世界”。本着“科研更应该有温度、有关怀”的理念,她专注于新媒体与老龄社会发展领域,带领学生先后完成了老年人社群参与、老年人网购、银发网红等研究议题,把论文写在了新媒体与老龄社会实践的沃土上。她认为,“老年人比年轻人群体更需要使用新媒体。除了当前各种新媒体工具能提供的服务外,最重要的,新媒体还是老年群体化解孤独、寂寞、无助和认知下降等困扰的有效工具。研究老年群体的新媒体使用很有意义。”
“将学术研究与国家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相结合,将科研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刘婵君一直在践行也一直在突破。通过实地调研与亲身访谈,她更能设身处地地关切老年人的所思所想所处,从而为优化我国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提供新媒体方向,真正践行科研“走出象牙塔,跳出孤岛,让学术成果更具社会意义”的初心与担当。
着眼于研究所长与国家所需的交汇点,立足于科学研究的严谨、坚持与热爱,刘婵君的课题成果硕果压枝。目前共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发表SCI、CSSCI等学术论文17篇;参与编著专著、教材2部,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等多项;科研成果先后获得省、市级学术成果奖4项。
温情寄语:不被标签,爱在悦己悦人
“爱在悦己悦人”是刘婵君对自己和学生共同的期待。悦人要先懂得悦己,工作日专注创新科研,“求真求新”。休息日轻松充电,热爱生活,“唯善唯美”,目光所及皆是美好。合理的时间安排、张弛有度的节奏能让科研效率事半功倍。美食、电影、话剧,从她身上,你能感受到的是对生活与事业发自内心的爱。她是精益求精的教育工作者刘老师,她是不被标签的科研工作者刘婵君,她也是热爱生活、“感觉自己忙忙哒”的刘小婵。